(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6日,“绿春之声”重庆大学定点帮扶绿春十周年文化振兴成果展在重庆大学A区开展。此次成果展以声音的形式展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古歌,从数字媒体与视听艺术等多感官综合展现绿春文化,观众可沉浸式感受哈尼文化的原声生命力。
本次展览包括听绿、观绿、传绿、品绿等板块,涵盖哈尼古歌、自然风光、特有物产、文化服饰等各类展品共56件。其中,在听绿板块,该空间采用3D环绕立体声系统配合灯光的变幻,让整个场景呈现出多彩多姿、立体感极强的视觉效果,若隐若现的环境设计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感受哈尼古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和奇妙性,仿佛身临其境。
“我们持续走访了30多个乡镇,录制了10位哈尼古歌传承人与13组传承人团队,其中包括2位国家级、8位省级和州级传承人,传承人共计百余位。”由重庆大学谢辉教授、罗俊副教授牵头的声景团队,对哈尼古歌的代表性项目、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以及传承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业记录。
2012年起,重庆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创造性地开展定点帮扶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累计向绿春直接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800余万元,培训基层干部和培训技术人员1.2万余名,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5500余万元。
(文章来源:上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