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怒了!“基金公司对净值偷吃了”,“基金经理乱调仓”!原因竟是这个,紧急呼吁!
2023-05-28 05:57:58 顶端新闻

【导读】“基金经理不仅要跑赢指数,还要跑赢估值!”基金净值估算惹争议!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失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信任,让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工作的难度加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公司处理的日常投诉中,90%左右来自客户对于估算净值与公布净值有差异的投诉。投诉的焦点就是“基金公司对净值偷吃了”,“基金经理乱调仓”等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张燕北

“估算净值涨了6%,实际怎么只涨了5%,你们是不是又偷吃了?”这是代销平台基金讨论区下的一句常见评论。

平日早已司空见惯的基金代销平台提供的净值估算服务,正困扰着不少基金公司,也令基民疑惑满满。与实际净值经常有较大出入的估算数据,其权威性和合规性遭到质疑,业内人士关于它的讨论隐秘又热烈。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估算净值可以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分析基础,也可为其投资行为提供比较直观的参考数据。提供这项数据的初衷是好的,也确实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

然而,受准确性拖累,管理人运营端的客户服务压力大增,估算净值与基金公司公布净值的差距,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不良的心里预期偏差,进而可能引发投资行为的变形。

业内呼吁,销售平台要引导投资者对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和基金实际净值的正确区分,让投资者明白净值估算仅仅是参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另外建议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不少业内人士呼吁未来或仅针对充分了解其内涵的投资者提供服务,或者取消或者限制对主动管理型产品的估算。

估算净值偏差大

基民直呼“看不懂”、“有猫腻”

基金净值估算由来已久,早已成为各大基金销售平台非常常见的一项数据,常与基金单位净值或业绩走势一起呈现。无论是以天天基金为代表的等独立基金销售平台,还是银行、券商等销售机构,其APP上基金详情页都会提供这项服务。

在蚂蚁平台上,净值估算和业绩走势一并展示,既有当日基金净值估算的具体数据,还有当日净值估算涨幅,以及估算净值走势曲线图。曲线图下方提示有一行字,“估值收益仅供参考,实际涨跌幅以基金净值为准。”

在天天基金APP上,净值估算与累计收益、单位净值、累计净值一起呈现。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还给出了估算偏差。

(天天基金APP某基金详情页截图)

而在一家头部销售银行移动端,业绩走势、单位净值、实时估值并列展示。当基金更新最新交易日净值后,估算净值数据将不再公开。

不过,在基金讨论区,关于基金估值的多条评论似乎并不友好。首先,是关于基金估值准确性的质疑。有人明确表示,“估值不准,不知是红是绿”。还有人直言估值不准确,“不知道在哪能看到准确估值。”

在某平台,记者注意到一只基金5月25日的净值估算偏差达1.49%,实际净值单日跌了2.52%,估算净值却只跌了1.58%。另外,一些近期涨势较猛的基金估算净值涨幅远低于实际涨幅。

除吐槽净值不准确的评论外,还有一些“阴谋论”的评论,例如质疑基金有猫腻,基金公司或者基金经理“偷吃”等,而且这些评论多来自基金持有人。

业内热议净值估算准确性和合规性

“基金经理不仅要跟指数比,跟同行比,现在还要跟估算净值比。”一位基金公司高管无奈说道,“况且这个比较标准还不靠谱。”

事实上,在基金公司看来,估算净值的精准程度也遭到广泛质疑。华南一位基金公司电商团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基金净值是每日日终由基金管理人多个部门核算并通过托管人复核出具的,过程非常严谨,加上中登公司、监管部门等外部机构严格管控。

代销平台提供的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和基金公司公布的基金净值差异巨大,可以理解为“仅供参考”和“标准答案”的区别。

在“模拟答案”上,不同代销平台因基于自身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基金公司已公布的最近一期定期报告的证券持仓对基金当日净值走势进行模拟,加上一些辅助修正的模型,但仅仅是基金销售机构的预测值,并非基金的真实走势。

基金估值所依据的信息严重不全,除了极少数较少调整重仓股的基金,基本很难得出准确估值,甚至可能出现较大偏离。而投资人购买公募基金都是基于未知价法则,而通过基金净值的估算,对投资者购买有影响,有不少值得争议之处。

上述电商团队负责人表示,基金的净值估算与最终的实际净值变动并不相符,原因在于净值估算是平台通过基金最近一次公布的季报/年报,来粗略估算基金净值的。完整持仓只有年报和半年报才会披露,披露时间本身就有滞后性,而只要离上一次披露的时间越远,这估算值就越不靠谱。

“这差异很大,基金季报只披露前十大持仓,而这前十大持仓的资产总和有可能会很低,比如30%甚至更低,估算或没有将所有的资产都考虑进去;同时,基金经理主动调整了仓位,或者资金申购赎回也会让仓位被动产生变化;同时基金经理也会日常调仓换股等。”据一位第三方人士表示,这些影响非常大,可以说,除极少数长期持仓变动很小的主动权益基金外,大部分基金净值估值和真实净值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多位人士看来,净值估算提供服务或许并不存在合规方面的问题,但准确性和估值方法有待商榷。

“我个人认为,这项增值服务是合理的”,一位第三方基金评价人士直言,但是它应该只提供给平台客户,而不应该完全公开。原因在于,每家机构的净值估算的能力和水平是不一样的,投资者完全不清楚具体是如何估值的。既然是估算,肯定有偏差,无非就是方法的优劣导致偏差的大小而已。

“合规性方面,即使专业研究员写报告,很多时候也是去估算上市公司价格在未来的演绎。只要估算的方法体系是科学合理的,就不存在违背合规性的问题。因为平台也不会利用估值,去获得直接或间接的不恰当收益。”他进一步表示,因此销售银行、天天基金等可以在自己得网站上为其登录客户提供这项服务。

一位代销平台相关负责人则称,对于基金净值估算数据,目前法律法规并没有禁止性规定,而且对于基金净值估算也没有的统一的标准,不同代销平台对于净值估算的计算方法和模型也有所不同,再加上还有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估算的结果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基金净值的实际变化,会与实际净值有所差异。

他进一步表示,代销平台提供的净值估算仅仅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参考,其和真实数据是有一定差异的。基金净值估算模型无法实时反应基金经理的仓位调整、基金投资标的变化、市场情绪等影响因素。而且在提供净值估算时代销平台也会做好充分的风险提示,告知投资者估算净值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

在他看来,销售平台要引导投资者对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和基金实际净值的正确区分,让投资者明白净值估算仅仅是参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另外建议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不要根据短期净值涨跌频繁交易。

沪上一位公募基金市场部人员总结道,对于实时基金净值估算的看法内部有多种意见,偏向保守的认为是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的。准确性取决于估算的逻辑。代销平台如果是基于季报、年报等公开披露的持仓数据,那偏差相对会大些。

或对投资者存在一定误导

“我们大部分的投资者投诉都来自于基金净值估算引发的问题,很多投资者不理解,经常会将这个仅供参考的数据当成‘标准答案’。”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的观点,显露出已经存在很久的基金净值估算所带来的问题。

一位代销平台相关负责人认为,基金净值估算所带来的影响很复杂。一方面,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可能会加大普通投资者的情绪变动,基金净值估算数据会使投资者对基金的涨跌幅产生一个具体数值的心理预期。当实际净值并没有达到预期时,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容易使投资者产生负面情绪,进而迁怒到基金经理,认为其出现了“偷吃”行为的,这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无疑是不利的;当实际净值高于预期时,则容易使投资者产生亢奋情绪,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发生不理性的加减仓行为。

但他也承认,另一方面,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可以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分析基础。基金净值估算数据是盘中实时提供的,相较于只在盘后较晚提供的基金实际净值来说,净值估算数据有较好的时效性,投资者在盘中就能观测到各个基金的估算涨跌幅。对于当日想调仓的投资者来说,净值估算数据是一个比较直观的参考。但是必须要注意净值估算数据只是参考数据,其和真实数据是有一定差异的。基金净值估算模型无法实时反应基金经理的仓位调整、基金投资标的变化等影响因素。

上述人士认为,核心是要正确引导投资者,避免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可能造成的短线投资行为。“基金投资贵在中长期持有,判断一只基金是否值得投资,不能仅看单日基金净值的涨跌情况,更不能依据净值估算进行短线操作,投资者应理性投资。基金公司应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投教活动,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电商团队负责人也有类似观点,公募基金采用“未知价”原则,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可能引起的套利和短期交易等行为,不利于长期投资。

“相信基金净值估算的初衷是好的,出于方便投资者了解基金产品当日净值大致情况的善意。”他表示,但基金投资不是股票交易,不少投资者根据当日的基金估算净值较为频繁地进行交易。这与监管和行业都鼓励的“基金长期投资”相背离。而估算净值与基金公司公布净值的差距,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不良的心里预期偏差,进而可能引发投资行为的变形。因此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对投资者长期投资是不利的。

他进一步表示,对基金公司来说,一方面,增加了投资者教育和陪伴的难度。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失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与基金公司之间的信任,让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工作的难度加大。在公司处理的日常投诉中,90%左右来自客户对于估算净值与公布净值有差异的投诉。投诉的焦点就是“基金公司对净值偷吃了”,“基金经理乱调仓”等等。

另一方面,估值与净值差异也一定程度增加了基金经理的投资压力。传统上,基金经理只需要跑赢指数,乃至跑赢同行,现在无形中增加一个指标“跑赢估值”,否则就会面对来自客户的投诉和质疑。虽然这不是必须的指标,但是对比和投诉就像无形的手,一定程度上对基金经理造成莫须有的压力。

北京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也有类似观点,对于投资者而言,尤其是经验不多的投资者,净值的大幅变动往往会带来较大的心里负担。而估算净值由于并不完全准确,反而是一种干扰信息,扰乱投资人的节奏。

“净值估算作为一种高频、短期的信息,如果投资人过度关注,则不利于长期投资的执行,容易在净值的短期波动中追涨杀跌,自乱阵脚。”他也强调。

不过,也有人士认为这类估值存在对投资者有参考作用。一位第三方基金评价人士表示,估值对投资者而言比较有意义,因为投资者总是会好奇这个产品现在怎么样,这种估值数据满足了他们的这种信息需要。然后投资者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看一下,基金经理最新的持仓变化、是否有风格漂移的情况等。尤其作为机构客户,他们会通过估算净值和实际净值的对比了解基金经理最新动向,满足自己的配置需求。

上述业内人士也表示,代销机构推出基金净值估算服务之后确实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和好评,但受数据准确性的影响,管理人运营端的客户服务压力增大,尤其是在数据出现加大偏差的时候。但既然有这么多客户关注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客户的需求,是基金公司可以探索去提升的投资者服务维度之一,方式、方法和尺度上可以再进一步论证和尝试。

呼吁限制

主动管理型基金净值估算

对于目前基金净值估算的服务,行业内不少人士建议进一步规范,或仅针对充分了解其内涵的投资者提供服务,或者取消或者限制对主动管理型产品的估算。

“当基金投资者不太了解基金净值估算数据的合理性的话,平台就不能公开提供。”上述第三方基金评价人士表示,平台不能把投资者不了解的东西贸然提供给他们,因为金融服务跟其他的服务都不一样,有其特殊性。

因此他建议,应该对基金净值估算提供服务有更严格的要求,例如不能公开,或对持有基金的客户必须做充分的信息披露,让其签相关的告知书后,才能接受这个服务。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有类似观点,需要投资者充分了解基金净值估算的意义所在。他建议代销平台对于自己估算的数据能进一步加强对估算逻辑以及与实际可能存在偏差的情况说明,让投资者在了解其实际产生逻辑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相关数据适用的参考场景,明白实时估值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净值。同时匹配相应的投资者教育,加强长期投资理念的科学引导。

北京一位公募市场部人士也建议,平台在呈现估算净值的时候,也同步将计算原理显著地提供,让投资人了解净值估算“仅供参考”而非“实际结果”的性质。

“在产品信息的呈现上,净值估算不应作为一个显著展示的内容,应更多引导投资人关注产品的投资理念、策略本身,而非一个每日变化的、并不准确的数据。”上述人士更是建议。

华南一位基金公司电商团队负责人直接表示,对于指数型产品可以有相关净值估算,建议取消或限制基金代销平台发布主动管理型产品的净值估算。

此外,一位代销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先要引导投资者了解基金净值估算数据和基金实际净值的的区别,其次要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准确、及时、便利的数据和工具,最后要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市场可能会经历短期的波动和周期性的震荡,投资者需要培养耐心和坚定的长期观点,并避免受到短期情绪的干扰。”上述人士表示。

编辑: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猜你喜欢